本网讯 5月27日上午9点,由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开幕式在我校三江校区志远会议中心1号厅隆重举行。


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卫平,共青团江西省委副书记肖如恩,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卫民,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樊宾,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温和瑞,省学联主席王鑫琪同学,江西省教育厅及各高校的相关领导和相关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各高校的领队、指导老师、参赛学生和观摩团的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罗仙平主持。

开幕式在我校学子带来的健美操《向幸福奔跑》、歌舞表演《有我》与各参赛学校校旗入场展示拉开了序幕,青春动感的表演为紧张的决赛带来了满满活力。
肖如恩致开幕辞,他代表大赛主委会向参加本次决赛的专家评委、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承办单位和评审专家、参赛学生、媒体朋友及志愿者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希望全体参赛同学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此次“挑战杯”竞赛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挑战筑梦的锐气和科创报国的志气,争当攻坚克难的“领头羊”,挥蹄探路的“千里马”和无私奉献的“孺子牛”,勇于创新创造,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时代浪潮,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卫平详细介绍了本次“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评审规则。

温和瑞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专家和参赛选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贡献、学生素质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校高质量发展态势。他表示,青年是未来科技和智能时代的开创者,广大青年学生要奋楫争先,勇立时代潮头,敢为人先、敢于突破,期待广大青年学生在本次大赛上取得新的突破、一展青春风采。学校将全力以赴做好本届赛事的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充分加强各院校交流,实现学术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双提升,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参赛团队代表、我校向洁同学代表全体参赛学生上台发言。她表示,“挑战杯”系列竞赛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展现课外学术创新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将在本届“挑战杯”赛事中竭尽全力、力争上游,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的优势,不懈创新、迎接挑战,实现华丽的成长和蜕变。
主、承办方六位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宣布2023年“挑战杯”江西省赛正式开幕。

据悉,第十八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2023年3月启动以来,全省共有106所高校、10万余名师生、近万件作品参赛,共有574件作品进入省赛,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前期初审、复评,204件作品闯入终审决赛。
(文/袁丽敏 图/张佳雨 肖国栋 编辑/王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