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我校朱丽华教授课题组在能源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日期:2025年02月11日 14:06  点击次数:

本网讯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晶态材料化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朱丽华教授课题组在能源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以“Methanol enhanced low-cell-voltage hydrogen generation at industrial-grade current density by triadic active sites of Pt1–Pdn–(Ni,Co)(OH)x”为题发表论文,我校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我校2018级硕士生裴安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解瑞宽博士、我校朱丽华教授为论文共同一作,我校朱丽华教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柴国良研究员、暨南大学高庆生教授、香港大学郭正晓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台湾同步辐射中心包志文博士、厦门大学叶进裕博士、广东佛山季华实验室杨志卿研究员等人也参与该工作。

图1. 论文标题及作者等信息

图2. HER及MOR反应步骤

氢能作为绿色能源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存在储存和运输问题,甲醇(ME)作为储氢载体,是现场按需制氢的理想选择,可避免高成本和风险较大的输运问题。传统的甲醇(蒸汽)重整制氢反应需高温和高压,且通常会产生CO、HCOOH和未反应的甲醇蒸汽等杂质,且难以去除,易毒化催化剂。即便采用热重整器,其净热效率较低,尽管甲醇转化率超过99%,但残余CO的含量仍较高。此外,氢气的进一步纯化过程既困难又昂贵,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的重整方法。甲醇电化学耦合制氢可实现常温常压下的氢气析出,但这种“ME-to-H2”的电转化至今受到高电压(高能耗)和竞争性析氧反应的影响。近年来,开发低电压、高效率的MOR与HER耦合的新型电催化剂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电解水析氢(HER)与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MOR)均为多步反应,设计含多种活性位点的催化剂,利用不同活性位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望实现不同反应物(或中间体或反应步骤)与活性位的精准匹配,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通常,Pt单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HER活性。Pd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氧化反应中活性较好,且具有较强的抗CO中毒能力。Pt与Pd的有机组合有望提高催化剂的MOR和HER性能。而Pt或Pd单一表面对水分子的吸附与活化能力较差,且Pt/Pd-H*的键合较强,其HER活性有待提高。因此,构建强的“酸碱分离微环境”以促进极性分子(如水)的电化学分解,成为提高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非贵金属氢氧化物易形成表面OH缺陷,可高效且选择性吸附与活化水分子。

鉴于此,该论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且具有协同效应的“三活性位点”催化剂(TS催化剂,记作Pt1Pdn/(Ni,Co)(OH)x/C)Pt单原子与Pd纳米团簇负载于镍钴氢氧化物(Ni,Co)(OH)x表面,成功实现了三位点协同催化(具体协同机理见论文)。TS催化剂不仅有效增强了MOR的选择性,特别是促进了*CHOOH路径,从而抑制了CO中毒,还可在HER中形成较好的“酸碱分离微环境”,提高其对水的吸附和分解效率。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MOR、HER及 [MOR||HER]性能。

朱丽华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多相催化、电催化及稀土催化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 Am. Chem. Soc.、Energy &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Catal.、Appl. Catal. BJ. Catal.、Chem. Eng. J.SmallJ. Energy Chem.Green Chem.等期刊,授权发明专利5项。

据悉,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杰青、江西省高层次人才计划、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功能晶态材料化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项目的支持。

(文、图/裴安、陈琰  编辑/杨家兴)




下一条:我校开展寒假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留校国际学生活动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