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11月19日,校党委书记刘祖文、党委副书记徐志峰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学科建设、思政课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并召开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显超、党委副书记黄东明、副院长王经北与严九发、院长助理曾过生、各教研室主任及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座谈。会议由邓显超主持。

刘祖文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刘祖文对学院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拥抱改革,服务立德树人,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着力培育时代新人;二是要明确学院发展方向,善于借势借力,发挥赣南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有使命、有特色、有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是要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忘育人初心、厚植家国情怀,切实管理好课堂、教育好学生;四是要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积极融入学校发展体系和发展战略;五是要积极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刘祖文表示,学校党委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推动学院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志峰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要聚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更好地服务稀土及关键矿产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片,回顾了学院十年来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邓显超汇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进展、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同时客观分析了学院在高端人才引进、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并就人才引进政策、学科建设经费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与会教师代表围绕思政课建设、课程体系优化、青年教师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等议题踊跃发言,刘祖文、徐志峰与相关教师进行了互动,大家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此次调研座谈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奋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力争在大人才、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而不懈奋斗。
(文、图/顾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