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25日,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25年总结表彰暨2026年动员部署会在三江校区(东园)志远会议中心1号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徐志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熊志华、宁洁出席会议,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分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院领导,全体专职团干部、各学院创新创业教学秘书,2025年获奖师生代表、2026年参赛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在南昌校区、先进铜产业学院(鹰潭)、电子信息产业学院(信丰)设分会场同步进行。会议由宁洁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校党委副书记徐志峰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感谢。他充分肯定了我校2025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学校加强系统谋划,聚焦稀土等关键金属领域,完善制度保障与资源配置,构建“三全育人”生态,强化竞赛培育与成果转化,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育人初心,在破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努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希望青年学子勇立时代潮头,胸怀科技报国之志,积极投身科研实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他强调,2026年是学校“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要以“竞赛突破、创业孵化、教育优化”为工作思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熊志华宣读了《关于我校2025年职规赛、挑战杯、国创赛校赛获奖名单的通报》《关于我校2025年专业类竞赛新增获最高奖以及职规赛、挑战杯、国创赛国赛获奖名单的通报》。他希望受表扬的团队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希望全校师生汲取奋进力量,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希望学校各部门、各学院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创新的思维、务实的行动,共同推动学校在高水平竞赛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宁洁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具显示度的指标之一。2026年即将到来,“十五五”规划即将展开,各职能部门要主动谋划、系统发力、协同推进,各学院政策再造、要素重组、团队重构,全体参赛师生主动作为、积极备赛、再创佳绩,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丰土根分享了学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四点经验。一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引领贯穿全程,培养心怀家国、担当重任的时代新人;二是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格局,通过校内外多部门、多主体联动,打造课内外结合、产学研融通的综合生态;三是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支撑,引导学生从专业学习中发掘创新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实践能力;四是弘扬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将其视为攻坚克难的宝贵财富,并代代相传,贡献于强国建设。

教师代表、冶金工程学院冶金系主任严康分享了指导项目备赛的三个关键策略:一是项目发掘应立足专业,聚焦前沿与需求;二是项目培育要精耕细作,强化迭代与打磨;三是人才培养需以赛促创,注重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她表示,作为学生从“敢想”到“敢闯、会创”的见证者与引路人,教师应肩负起培养创新型卓越人才的使命,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生代表、先进铜产业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徐祥龙分享了他深耕创新创业大赛七年的经历。他表示,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也是青年淬炼成长的熔炉和梦想照进现实的舞台。他从“凝心聚力、笃劲不怠、敢创善为”三方面分享了心得,同时鼓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敢地将想法变为行动,将梦想照进现实,在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大会在激昂的校歌声中圆满落幕。此次会议既总结了成绩、表彰了先进,更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为学校新一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刘智敏、晋越岭、倪漫熙
图/叶昌杰、王星竹、张书瑞、聂然、林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