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质量党建工作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抓好了党建工作就抓住了一切工作的‘牛鼻子’。”春季的校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江西理工大学2024年综合考核目标任务书签订会上,校党委书记杨斌说道。
“校党委书记与全校各二级党委负责人签订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书,将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和“1+1+1”基层党组织“手拉手”专项行动纳入二级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内容……”这是江西理工大学以考核之变聚发展之力的一次尝试,更是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之一。
因钨而生、因铜而兴、因稀土而为、因锂电而盛。江西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扎根赣南革命老区办学的行业特色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殷切嘱托,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牢牢把握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规律,努力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培养骨干领军人才,为“天路”破解世纪难题的赖远明院士,成功解决矿山绿色开采领域多项重大技术难题的王运敏院士,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杨春和院士……66年来,学校为各行各业特别是有色金属行业培养输送了30万名毕业生,学校毕业生以其“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特质广受社会欢迎。
“大学第一堂党课”,引领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学校充分把握新生入学教育关键期,2014年起坚持在新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活动,校领导带领新生走进学校“红金绿”党建文化创新基地,讲授大学第一堂党课,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党、端正入党动机,为大一新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
“校企同上一堂思政课”,激励青年勇担科技强国重任。
由校党委书记杨斌领衔,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江西金力永磁等行业领军企业的业务骨干组建的导师团队,将饱含“家国情怀”的思政课开到产业一线,带领学生走进科技前沿,体验科研创新魅力,筑牢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生产一线的专业课”,引导青年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课堂设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任课教师不仅有学校教授还有企业高级工程师……这样的专业课是学校大力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生动实践,开设稀土“创新试验班”、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建立协同育人基地,让企业深度参与课程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下,学校正紧密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以深入推进稀土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引领,打造了一批优势学科专业,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环境与生态学今年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与江西产业相关专业达90%以上,国家一流专业2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0个。
“学校坚持聚焦学科特色优势育人思路,深度探索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育人新路,立德树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在2024年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名中名列第138名、USnews2024世界大学排名中居国内第163名,获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8项、斩获国赛金银奖7项!”杨斌介绍道。
自觉践行使命担当,奋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志存高远,矢志创新。学校坚持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牵头组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1个,牵头承担“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百余项,位居2023年度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第1位……这一项项成绩的背后,飘扬的是鲜红的党旗,凝结的是“江理”人辛勤的汗水与坚持。
开展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党建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
“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学科特色和优势,做好有组织科研,凝练主攻方向,提升科研水平?”在机电工程学院2024年工作务虚会上,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围绕本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选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聚焦“小切口”,推动“大融合”。眼下,学校正全覆盖开展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将“党建+科研”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科研攻关最前沿,制定系列文件,开展专项行动……各基层党组织围绕拟突破重点、师生关注热点、改革创新点领题破题,不断推动党建与科研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学校16项成果获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位居全省第二!
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书写顶天立地科研报国新篇章。
“所谓‘顶天立地’做科研,就是要开展原创性工作,瞄准学术前沿做基础研究,不断加强科研攻关。同时,还要做到以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杨斌说道。
利用激光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来制备再生型植入物,以实现组织缺损的再生修复与功能重建,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国际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帅词俊带领团队深耕这一基础研究领域20余年,他说“做基础研究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必须耐住寂寞,甘坐‘冷板凳’”。
在可降解植入物激光3D打印工艺与智能装备领域,他和他的团队产出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可降解骨植入物的可控制备与功能设计研究》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D打印牙槽骨等系列成果,累计转化金额超过1.1亿元。
“企业在哪里,实验室就该建在哪里;技术需求在哪里,我们就要去哪里。”“新时代赣鄱先锋”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周贺鹏这句话,已然成为全校科研工作者的共识。
在担任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期间,周贺鹏大力推动“党建+科技服务”示范岗建设,模范带头深入企业一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到宜春工作三年多来,他舍小家为大家,扎根有色行业第一线,争当科技服务排头兵。
党员带头,勇挑重任,开拓创新。不论是深耕基础研究20余年的帅词俊教授,还是“新时代赣鄱先锋”周贺鹏,他们在科研攻关上打头阵、当先锋,是学校科研工作者执着攻关创新、勇攀科研高峰的代表。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学校由党员牵头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获奖、授权国内外专利等科研成果占比超80%。
主动扛起社会责任,全力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社会服务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高校责任所在,又是激活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杨斌说道。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办学定位,围绕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具贡献度的有特色高水平理工大学。
党建链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只有将党组织建在链上,才能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推动教育链、科技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展现‘江理’作为,实现‘优势互补、双向共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龚姚腾介绍道。
当下,学校正结合“一院一县(行业、领域)多企业”联系工作制度,大力推动“1+1+1”基层党组织“手拉手”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校各基层党组织与赣州高新区、中国稀土集团等政府和企业签订党建联建协议30余个、开展联建活动50余场次。
“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帮助鹰潭市8家企业成功组建铜加工领域的省协同创新体,为企业科技融资1.6亿元;帮助引入总投资额50亿元的力博有色智造工业园项目落地贵溪;与30余家重点铜企业建立了科研实践基地……”江西日报头版专题报道了学校先进铜产业学院与我省铜产业携手共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先进铜产业学院仅是学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群,发挥科研优势,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学校结合江西省各地市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在赣州高新区组建中国稀金新材料研究院,与宜春市政府共建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与抚州市政府共建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与信丰县政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先进铜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稀土产业学院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重点建设项目,获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2个、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2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个。
携手“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提升服务质效。
2024年5月1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赣州稀土产业五周年之际,江西理工大学与中国稀土集团联合举行深圳研究院揭牌仪式,中国稀土集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稀土协会,赣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深圳市、深圳市南山区相关领导与学校党委书记杨斌共同揭牌。
“江西理工大学深圳创新研究院作为第一个入驻中国稀土集团深圳创新总部基地的单位,将树牢‘国家使命、需求牵引,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理念,依托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打造优质研发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深赣对口合作平台,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为中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江理’力量!”杨斌在致辞中谈道。
近年来,学校巧借赣南苏区振兴东风,用活用好中西部高校帮扶政策,主动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对口支援和战略合作,携手服务国家战略,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破解高端人才引育难题……先后聘请了张文海、余艾冰等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特聘或客座教授,推动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竞相涌现,撬动工业产值达百亿余元。(刘茜 盛晓明)
http://jyt.jiangxi.gov.cn/art/2024/11/6/art_81663_5053195.html